金冶:在朝鲜前线的岁月里

2021-10-17 15:21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1087812

编者按:最近热播的电影《长津湖》引发了广大市民对这段历史的热议。在这场战争中,也有温籍将领浴血奋战的身影。这里我们撷取《金冶文集》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金冶,原名金学炉,生于1922年,平阳鳌江人,1938年参加革命,投奔新四军教导总队,曾任新四军司令部教育科参谋、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司令部作战科科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作战处处长等职。抗美援朝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第79师参谋长。

在朝鲜前线的岁月里

(一)

1950年9月,我正在上海黄浦江畔准备解放台湾而紧张练兵的第九兵团司令部,接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命令:三野第九兵团加入志愿军序列,准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兵团上下兴高采烈,群情激昂,纷纷表示决心,要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做出新贡献。

我原是七兵团参谋处长。1950年夏,上级决定调我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在去军事学院报到途经上海时,利用机会去看望第九兵团司令员兼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宋时轮,宋对我说,九兵团有新任务,要留我在九兵团工作。这一情况出乎我的意料,但也有些舍不得这次难得的实战学习机会。宋说,新的作战任务比课堂学习更实际,我可以向华东军区(即南京军区前身)要求,把你留下来。宋时轮司令员在解放战争初期从延安调到山东野战军任参谋长,当时我是他的部下,对宋的作战指挥、军事素养是很敬佩的。宋要留我,显然是对我的赏识和信任,我也就不好推辞了。于是,我就被委任为第九兵团的作战处长。当得知兵团即要担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任务时,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

我到任不久,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组织兵团的铁路输送。兵团辖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每军辖四个师以及兵团部机关、直属部队,共约14万人以及车辆、火炮与作战物资。军委命令第九兵团第一步到山东曲阜地区集结待命,第二步视情况再进入朝鲜。当时,全国正处于解放之初,铁路交通恢复运行不久,缺乏大兵团车运的经验,因此,对铁路运输部门和军队的指挥机关,组织大兵团的车运,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在这样的任务面前,二话没说,就率领司政后机关的一些同志组成车运指挥所,立即展开工作。

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我文化虽然不高,但从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以来,大部分时间从事参谋工作,紧张的战争环境,使我没有进校学习深造的机会,就是靠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逐步成长为一个不算称职的高级参谋人员。这一次也不例外,我带着一大堆问题,走访军运和铁路运输部门,虚心向他们学习请教。几天时间,便把军队铁路输送的计划安排、指挥协调、乘车要求和组织实施等有关问题弄得清清楚楚。接着我又找来各军、师负责军运工作的同志,会同铁道运输部门拟订车运计划,研究落实车运计划的各项措施的要求。我又建议兵团首长,要求各级领导给予重视,对部队普遍进行乘车教育和训练,严格纪律,严格遵守各项规定,服从铁道部门的调度指挥,主动配合铁路和军运部门搞好安全行车。由于组织准备工作细致周密,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车运任务,受到上级的好评。我既为顺利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而高兴,更为学会了一套大兵团军运的组织铁路输送的知识而欣慰。

10月30日,朱德总司令从北京专程到曲阜,对九兵团中高级干部进行政治动员,进一步激起大家赴朝作战的热情。原计划曲阜整训一个时期,进行必要的战前准备,然后开赴前线。但到了11月份,朝鲜战局急变,军委命令第九兵团准备紧急赴朝,先到沈阳进行补充待命。组织部队铁路输送的任务,理所当然地又落在我的身上。我深知责任重大,时间紧迫,部队能否准时机动到位,将直接影响抗美援朝的任务完成,我又一次全力以赴地投入了组织车运的繁重任务中,这一次,我胸有成竹地配合军运和铁路部门,安排计划,调度部队,组织实施,有条不紊地组织部队乘车开进。然而由于战场情况的不断变化,入朝时间一再提前,任务一再变化,车运计划也随之不断改变。原来准备部队到沈阳后,进行物资、装备的最后补充,然后再走。但部队刚到沈阳,补充还未完成,又受命提前出发,从安东(即今丹东)过江入朝。正当部队风风火火赶到安东,有的已到,有的尚在途中,有的还未起运之时,又受命转向辑安。数十列列车由向东转而向西,时间又非常紧迫,部队行军序列被打乱,卸载地点要改变,列车调度难度很大。前段组织车运的经验帮了我的大忙。一接到转向命令,即和铁路部门调整车运计划:果断提出,重新安排行军序列,已到安东的列车,重新装载,改作后卫跟进;在途中的迅速转向;未运的直开辑安。这样的调整得到了铁路部门的赞同。于是,一场紧张的转运开始了。我夜以继日地配合铁路运输部门工作,一方面根据上级意图,掌握部队到达位置、开进情况,重新安排下车地点;另一方面又要会同铁路运输部门,修改车运计划,调整行车序列,并把修改的车运计划及时通知部队,协调好部队的行动,解决好情况的变化带来的各种新问题。接连几天,来往奔走,上下联系,承担着在自己职责范围内该解决的问题。终于在上级领导和铁路运输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地完成了车运任务。几十列满载作战部队的军用列车,安全准时地到达鸭绿江北岸的指定位置,为顺利地开赴朝鲜东线战场,打响了头一炮。而此时的我,没等部队全部到达,就赶回兵团司令部,投入到新的作战组织计划准备工作中去了。

(二)

1950年11月中旬,第九兵团分别从临江、辑安跨过鸭绿江,尽管才是初冬季节,朝鲜北部山区的气温已下降到摄氏零度以下,刺骨的寒风,早来的霜冻,使人感到特别寒冷。这对于生活、战斗在气候温暖适宜的江南水乡,而且冬衣尚未补齐的南方战士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满腔热情和被美帝国主义暴行激起的仇恨,驱走了严寒带来的影响,战士们士气高昂地赶赴长津湖前线,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战斗任务。

这是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二次战役,第九兵团担任东线作战。我十分清楚此役事关战争全局,意义重大;也十分清楚这一仗既要打好,但又非国内作战可比。困难很多,不一定能够打好。一股为兵团首长分忧、全力当好首长的参谋和助手的强烈责任感,促使我不分昼夜地工作。当时的作战处统管作战、侦察、通信、训练等各项任务,是兵团首长指挥作战的中枢。首长为定下决心,要靠作战处及时提供资料;首长已定下的决心与指示,要由作战处及时传达贯彻和检查落实;部队的行动要靠作战处及时了解、协调,任务极其繁重。但完成任务的手段和条件又极其有限,尤其是保证首长定下决心所需的敌情资料数量少,可靠性差。这使我不得不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调动与组织所属侦察力量,采取多种手段积极获取情报;同时不遗余力地与上级、友邻、朝鲜政府、人民群众联系,多方了解情况。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我组织作战处突击印发了东线美军、南朝鲜军兵力及其编制装备情况,长津湖地区东战场的兵要地志资料,保证了兵团首长和各部队作战指挥的基本所需。在酝酿作战计划时,我看见兵团领导注意集中在正面之敌,而对翼侧的美军三师一部注意不够,便提醒宋时轮司令员注意这一对我侧后的潜在威胁,当即受到宋时轮司令员的表扬,说“参谋当得好”。

11月下旬,麦克阿瑟指挥的所谓“联合国军”,分东西两线疯狂地向朝鲜北部发动进攻。东线是美军第十军指挥的美陆战一师、美七师、三师和南朝鲜军首都师、第三师,已进至长津湖地区的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社仓里一带。根据敌军态势,第九兵团首长决心以二十军、二十七军为第一梯队,以二十六军为预备队分割围歼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的美陆战一师。决心定下后,部队边受领任务边开进。11月27日,部队到达攻击位置后,当即对敌发动了进攻。以两个军的兵力,对付敌陆战一师,按说力量上占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攻击却很不顺利,有的部队几次攻击均不成功。什么原因呢?兵团机关在胜芳洞,距前线较远,加之通信工具数量少,质量差,同部队的通信联络不畅,情况报不上来。情况不明,原因不清,首长怎么指挥?我义不容辞地要收集情况,有时自己把着电话,一喊就是十多分钟,但所得情况还是很有限。兵团副司令员陶勇见到这种情况,当即到了前线指挥所,到第一线直接指挥战斗。当时,我军已对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之敌形成合围。二十军六十师已插到下碣隅里南的富盛里,切断了敌前后联系,而情况报不上来,我主动地提出到六十师了解侧后我军情况。这一要求很快得到批准。我带着两名参谋连夜赶往六十师。这个师插到富盛里后,即以一七九团抢占富盛里公路两侧要点,构筑防御阵地,形成对内对外的防御正面,卡断了敌人交通要道,并且截击歼灭了美国一支运送圣诞节礼物的车队,这给敌军很大震动。美军迅速以陆战一师一个营,一个坦克营和英军皇家陆战队、南朝鲜军首都师各一部,共1000余人,坦克、汽车100余辆在5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疯狂地向60师179团阵地进行反扑。我协助60师彭飞师长、杨家保政委指挥部队作战,坚决顶住敌人攻击。由于我军仅有几门老式反坦克炮,对付敌人的大量坦克、装甲车没有什么效果。部队也缺乏对付敌集群坦克的经验和办法。我同指战员一起研究以炸药、集束手榴弹、挖反坦克壕等办法,打击敌坦克,从而减少了伤亡,削弱了敌坦克的嚣张气焰。我将所获得的情况向兵团领导汇报。战斗前,根据获得的情报判断,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一带为美军陆战一师,但实际上在我军发起攻击的前一天,美军第七师已进到新兴里与美陆战一师靠拢,这样在我军包围圈内,已不止一个师,至少有两个师的兵力。我到60师后,很快就发现敌情有了变化,立即将敌军兵力增加的种种迹象向兵团首长作了报告;并对敌军的战斗力及其现代化武器装备对我军行动的影响,作了反映。我还根据原先兵力部署比较分散的情况,建议兵团首长在调整后一阶段作战部署,适当集中兵力。这个报告与建议,印证了陶勇副司令员对包围圈内敌兵力增加所作的判断,同时对兵团首长适时做出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首先歼灭新兴里之敌,然后,转用兵力,再歼柳潭里、下碣隅里之敌的决策,起到了积极作用。11月30日,当我军的主力基本歼灭新兴里之敌后,敌即全线动摇,柳潭里、下碣隅里之敌开始后撤,夺路逃跑,断敌退路的60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察觉到敌人后撤的企图,及时将情况报告兵团首长,使兵团首长得以迅速定下提早使用预备队二十六军的决心。从而增加了攻击力量,对后撤之敌步步紧追,层层阻击,使美军在突围后撤中遭受重大损失。第二次战役东线作战,第九兵团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取得歼敌1.3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毛泽东主席在一个电报中表扬九兵团,指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三)

善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我军能够以劣势装备迭挫强敌的重要经验。入朝前,我从上级的指示、通报和友邻的经验介绍中了解到,新的作战对手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高,火力猛、机动快,尤其是敌人的空军对我军行动威胁很大,的确是不可小看的对手。但听别人的介绍,总没有自己的实践体会深刻。入朝的第一天,敌机就给我一次难忘的教训。这天,我兵团司令员宋时轮乘坐中吉普车去兵团司令部预定驻地江界附近的胜芳洞。按照上级规定,为隐蔽我军行动企图和避免遭敌机袭击造成损失,部队一律要夜间行动。但是,重担在肩,急于完成任务的迫切心情,加上主观上以国内对付蒋军的作战经验,或多或少存在着侥幸思想,总以为大队人马敌人容易发现,一辆小车敌机还能发现得了?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当宋时轮司令员提出要早点儿出发时,我也没有异议,未等天黑便出发了。车辆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飞快前进,后面拖着一条尘土飞扬的尾巴。我坐在车里,望着夕阳西下的余晖,计算着顶多再过半个小时,天也就黑下来了,敌机恐怕不会再来了。正当松了一口气,想乘行车途中小憩片刻松弛一下疲劳的身躯之时,突然响起了一连串炸弹机枪扫射的爆炸声,车外烟尘四起,土石溅扬。我立刻意识到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好在山区小路林木茂盛,道路弯曲,敌机扫射、轰炸不是很准确。我赶紧命令汽车驾驶员靠近路边树荫停车,人员迅速分散隐蔽。敌机在暮色中盘旋了片刻,也就离去。敌机的袭击虽未遭到损失,但却给我敲了一次警钟。我决心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寻求在新的情况下克敌制胜的办法。

注意抓好机关资料的积累工作。在当时的条件下,我在作战处建立了比较正规的收集情况,整理、汇报和积累资料的制度,对下达的各种命令、指示和其他文件,都注意留底存档,并坚持值班参谋要写“阵中日记”。因此,比较完整地保存了战役的作战指挥、敌我行动的资料。我尤其珍惜第一手资料的收集。第二次战役是,我对敌军战术运用、作战指挥、协同配合的特点,敌人优势武器装备对我军行动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我军作战指挥的经验教训;我军冻伤减员的情况及原因,等等,都认真地详细记录下来,为总结经验教训提供了必要的资料。

第二次战役九兵团虽取得了重大胜利,但部队消耗损失也很大,有许多难忘的经验教训必须记取。战役结束后在元山地区休整时,兵团首长在总结动员会上指出,休整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总结经验教训。通过群众性的总结,熟悉对手的作战特点,探讨现代作战的规律,更新作战指导观念,研究以劣势装备战胜强敌的办法,打一仗,进一步。这一要求,反映了干部、战士的心愿,很快在兵团上下掀起了总结经验的热潮。我带领全处同志,全力投入战役总结工作,积极发挥机关在总结工作中的作用。我们深入基层,听取干部、战士的意见,和他们一起分析研究敌人的长处与短处,探讨我军指挥和战术运用上的得与失,寻求扬长避短的对策。然后,对收集的大量情况和积累的资料,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从指挥、防空、打坦克、防寒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这些问题都是部队作战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部队战斗力的提高是有直接关系,从而很受部队欢迎。

对空防御是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当时根据部队及兄弟单位的经验,提出了四条对策:一是各级都要切实组织好防空,以此当作重要职责,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严密组织;二是严密组织隐蔽伪装,善于利用夜暗和不良气候行动,每到一地都要修筑防空掩体,尽可能减少敌机发现的可能;三是组织步兵武器积极打击低空俯冲的敌机,降低敌机空袭效果;四是组织好空袭报警工作。对改进部队对空防御的组织起了很好的作用。新调入朝的部队,最容易在途中遭敌机袭击而蒙受损失。每逢这种情况,我根据兵团首长的指示,向部队进出严格的防空要求;不厌其烦地向新来的指挥员介绍敌机空袭特点,在行军路段上哪些是敌机袭击的重点,如何组织好运动中的防空,遭敌机袭击时如何隐蔽等。一次,一支炮兵部队入朝,我驱车一百多公里,到部队协助指挥员组织行军,使新来的部队能够较快适应战场情况,减少损失。

通过总结,发现了部队在作战、训练上的一些薄弱环节。对打坦克,我军缺乏反坦克武器,缺乏打坦克的战术技术经验。我们一方面在总结报告中积极向上级建议,增配反坦克兵器,改善我军反坦克力量薄弱的现状;另一方面建议兵团首长,加强以现有武器装备打坦克的研究和训练,使部队反坦克作战能力得以提高。异国作战,人地生疏,语言不通,加上敌机疯狂残酷地轰炸扫射,战区内几乎见不到人影,找向导很难,行军时常走错路。有的部队晚上出发,走了一夜,第二天拂晓仍回到原来出发的地点,疲劳了部队,贻误了战机。我们提出了改变过去临时找向导的办法:①要充分依靠当地朝鲜人民政府和群众,提前找好向导,了解好道路情况再出发;②举办干部集训班,提高识图用图能力,使干部能熟练利用地图行军打仗;③训练各级干部和战士会讲日常应用的朝鲜话,在找不到向导的情况下,也能应付军宿营遇到的困难。

空情报知是个难题,由于缺乏先进的观测报警器材,只能靠观察人员眼看耳听,常常是敌机临近才发现。我多次在乘车执行任务时遭到敌机袭击,对此体会很深。人坐在汽车里,发动机一响,很难听到外面的声音;视线被车篷遮挡,更不容易发现来袭的敌机,常常是炸弹在车外爆炸,才知道敌机袭击。许多车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遭受损失的,严重影响了我军部队机动与后勤保障。怎样解决好呢?根据兵团首长的指示,我对这项工作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来研究解决。我和陶勇副司令员乘车外出时,一路上都在探讨这个问题。陶勇副司令员对公路沿线防空哨设在什么位置、多远距离设一个、怎样报警、怎样指挥车辆人员隐蔽等,都一一在实地边研究边试验边改进,并亲自乘车进行体验。终于,很快摸索出了一套监视敌机和报警的办法。我们根据地形和敌机袭击重点,在公路沿线选择视野开阔的位置,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防空哨,一旦发现敌机,防空哨即“鸣枪报警”,驾驶员迅速在敌机临空前,利用地形、树林就近隐蔽;当敌机远去,防空哨即发出解除警报信号,车辆人员即恢复正常运行。这一经验得到了兵团首长的肯定和赞赏。很快,在第九兵团后方运输线上,一个首尾相连的对空防御报警系统形成了。一声报警枪响,一片繁忙景象的公路,瞬间车辆、人员绝迹,无影无踪;当敌机离去,随着一声解除警报声,像魔术师变戏法一样,车辆、人员从各处都冒出来,汇成一股车来人往的巨流。这一全程报警系统,较好地解除了驾驶员的思想顾虑,降低了敌机空袭对车辆的毁损,提高了行车的安全率。

这些工作,比起在战场上与敌人搏斗,显得平凡得多,但却同样是敌我较量的组成部分,是与战争的胜利密切相关的。

(四)

作为高级指挥机关的一名参谋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良好的战术指挥素养,而且要沉着冷静,无论顺利时还是在危急时,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发挥参谋的作用。

1951年4月,第九兵团经过休整补充,士气旺盛地投入第五次战役。战役的第一阶段,部队在金化、华川地段实施进攻。4月上旬,部队按计划组织开进。我发现一些部队在通过敌空军、炮兵火力封锁区时,常因指挥不当,而使部队遭受不必要的伤亡。我建议兵团首长,在敌火力重点封锁地区,设立一个指挥联络组。每当部队开进,联络组即将敌空军、炮兵火力封锁的特点、惯用手段和通过方法通报部队,并协助部队指挥员巧妙利用敌火力间隙,快速通过封锁区。以减少部队的伤亡。

在战役组织准备中,由于经过对第二次战役的总结和认真学习兄弟单位作战的经验教训,我体会到,我军传统的迂回穿插、分割包围战术,在朝鲜战场上仍然是对付强敌的有效办法,只不过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我在战前特别重视组织侦察部门,对当面之敌进行周密细致的侦察,在敌人的防御体系中,寻找利于我军突破和迂回穿插的薄弱环节;对可供选择的迂回穿插位置、路线,多方收集资料,派出小分队进行现地侦察,摸清地形、通路及敌设防情况;对敌可能采取的反迂回穿插措施深入研究判断,并通过反复比较,提出可供选择的数个方案,为兵团首长准确定下决心,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当首长定下决心后,我们又协助有关单位,组织迂回穿插部队的协同配合及炮兵火力支援。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第九兵团首先突破敌军防御,各迂回穿插部队很快到达预定位置,较好地达到了战役目的,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表扬。

但是,我军突破发展比较顺利而歼灭敌人不多,这一情况,又引起我的思考,认为这与我军穿插迂回部队行动速度慢、敌军机械化程度高、后撤速度快有关。据此,向兵团首长反映了这一情况,并建议要进一步加强穿插部队力量,提高穿插速度。这引起了兵团首长的重视,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中,兵团首长便选定了第二十军第六十师和第二十七军第八十一师,这两个战斗力较强的师担负穿插任务,并规定了勇猛穿插,不为小敌所干扰,不停息地交互攻击前进的要求。战斗发起后,这两个师坚决执行命令,不惜伤亡,勇猛突进,顺利完成了迂回穿插、断敌退路的任务,保证了兵团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取得歼敌万余人和缴获敌人大量坦克、汽车的战果。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根据战场态势,志愿军司令部决定各部队后撤休整。第九兵团奉命撤至华川、金化以东地区集结。正当我军计划后撤时,敌利用其装备的优势,以坦克、摩托化步兵、炮兵组成“特遣队”,在大量航空兵及部分空降兵的配合下,对我军展开猛烈反扑。其突进速度之快和攻击之猛烈,大大超出我军预料,尤其是敌空降兵在我后方交通枢纽附近地区降落,对我一度引起了混乱。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我注意了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深知此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情况和保证首长不间断的指挥。当时,兵团指挥机关正在后撤,因运输工具不足,少部分人乘车,多数人步行,时间有先后,秩序较为混乱,人员比较分散。我当即命令我处里一名参谋,以最快速度把电台找来,并要求他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让电台丢失或损坏。电台找来后,我立即与各部沟通联络,收集情况。还根据兵团首长指示,组成了一个精干的指挥班子。当时,美军的“特遣队”已接近华川我掩护部队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师的阵地;敌空降兵一部在麟蹄着陆,抢占了要点,阻断了第二十七军预定的后撤路线。我即把上述情况就近向兵团副司令员陶勇作了报告,陶勇当即定下决心,命令第五十八师坚决守住华川阵地,掩护兵团后撤,调一个炮兵团配属第五十八师,保证其阻击任务的完成。陶勇副司令员还根据敌空降兵情况,果断地命令第二十七军改变后撤路线,以一部分兵力监视麟蹄之敌,避开敌空降兵的拦击,绕道撤回。这些决心处置,我在很短时间内传达下去,保证了在敌猛烈反扑的危险情况下,紧张而有秩序地顺利后撤,避免了损失。

一次战争的胜利,人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那些多谋善断的将领们的出色指挥和在前线浴血拼搏的战士,但也应该想到众多的机关工作人员。这也是一部机器少不了螺丝钉一样,在军队这部庞大、复杂的战争机器中,同样少不了众多像“螺丝钉”一样的机关工作人员,机关人员应该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为战争承担着牺牲,为胜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