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插杆现身海面,苍南赤溪紫菜养殖网有了新“支柱”

2021-10-09 10:25 掌上温州客户端 

温都讯 近日,在苍南县赤溪镇中墩社区紫菜养殖海域涌现一道新景象。一根根白色玻璃钢插杆现身海面,换下了以往的毛竹插杆,节能长效的玻璃钢插杆,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筑牢紫菜生长网,保障紫菜养殖同时,既节省养殖户劳动成本,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减少海上安全生产隐患。

5米间隔一杆子,前后用白绳加固,借助插杆的力量,紫菜生长网在一根根插杆间铺开。“别看杆子不粗,但是海域紫菜养殖的关键。”苍南县农业农村局渔业技术推广站陈站长告诉记者:“紫菜依附这网系生长,而网系依靠插杆做支持,插杆好不好,一定程度是影响紫菜的生长品质。” 海水上涨,借助插杆和网架,紫菜在海水中可牢牢吸附网架上;海水下降,紫菜铺设在网架上,即可沐浴日月星光。 

据了解,每年紫菜养殖前期,养殖户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插杆。在以往,插杆以采购外域毛竹为主,长达18米,再切尖操作,耗费大量人力。长时间的海水浸泡,毛竹被腐蚀,断裂、破损的现象严重,加上台风的“洗礼”,毛竹插杆断的断,“失踪”的“失踪”,一年下来,毛竹插杆很少完好存留。这也是每年养殖户们必须进行插杆作业的主要原因。

据悉,在苍南县赤溪镇,平均每户紫菜养殖户的养殖海域约需安插插杆500根,全县每年需要约30万根毛竹插杆。养殖结束后,30万根插竹大部分在海区腐烂,折断漂浮,影响渔船进出港航行,给渔业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影响浅海网箱、贝藻类养殖生产,污染海域生态环境。

针对以上问题,2020年年底,苍南县委、县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赤溪镇等相关领导着手启动玻璃钢插杆替代毛竹插杆工作,多次前往江苏连云港、福建霞浦等地考察学习。

据悉,引入的玻璃钢插杆具有8至10年的使用寿命,养殖户们无需每年开展插杆作业。加粗的管径,增厚的管壁,让玻璃钢插杆拥有高强度承重、抗浪性能,可较好应对台风侵袭。

记者从苍南县农村农业局据获悉,出于投入成本的增长,目前,海区玻璃钢插杆仅在赤溪镇中墩社区开展试点工作,投入的玻璃钢插杆约500排,占海域面积近1000亩,总投资约640万元。

此次试点的玻璃钢插杆为中墩社区集体经济合作社所有,以出租形式发包给养殖户。项目引进后,通过前期动员发动,截至目前,已有20多名紫菜养殖户完成玻璃钢插杆海区种植作业,300排近4500根玻璃钢插杆矗立海面。下一步,玻璃钢插杆有望在苍南县紫菜养殖区大面积推广,推动全县紫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温都记者 陈巧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