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非遗线上推广第㉗期

2021-07-07 10:29  阅读数:27129


6月12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化遗产保护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文旅消费,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主题活动暨瓯越非遗线上推广月活动于6月12日启动。活动期间,本专栏将推出30期系列报道,每期呈现三个温州非遗项目,让大家可观、可赏、可购(文末有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温州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目前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5项,人类非遗与国家级非遗项目数均居全国设区市前五。省级非遗项目145项,市级非遗项目779项(保护单位966个)。2017年以来,温州市级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连续4年在全省名列第一。


乐清龙档

乐清龙档据传始于明代,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纯朴的百姓用樟木等制作龙档,以此来消灾、避邪、保平安。

乐清龙档取材选用樟树与田泥树,樟木雕刻档头、档尾、档镶人物和牌坊以及亭台楼阁,用田泥树制作档板、大档背、小档背和档柄。龙档一般长 20 至 40 米,把樟木和田泥树用木工锯锯成块形或扁方长形的板料,再按规格定好档背和档板的木料,接着对板料按规格加工成档板和档背,并对块料进行选题加工人物。档背和档板之间配好档镶材料,每个档镶上定好各个历史故事人物,每个档板上有猛兽,还有故事人物上的旗杆斗。档头和档尾配上亭台楼阁及牌坊,亭台楼阁内又有历史人物和活动的情节。整个雕刻完工后还要油漆加工、色彩描绘,整条龙档一律漆上朱红,贴上金箔或红、黄、蓝、绿、紫各种色彩。最后把灯笼放置在档板中间,在游行时点亮灯笼,就显出其玲珑剔透、金碧辉煌的气势。

2008年6月,乐清龙档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田民居营造技艺

南田民居布局严谨,用料讲究,以木结构为主,雕刻精细工整,建筑风格朴实大方,讲究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南田民居营造技艺兆始于唐宋,至清代形成完整的体系,以北方流入的《营造法式》做法为基础,融合了南方穿斗体系的做法,木工、泥工、雕工、石工等诸多工种保留了很强的地域特色。主要有选料、动土驾马、画墨接榫、排架、竖架上梁等程式。在研究浙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的营造技艺、美学特征、生活习俗等方面有着较高的价值。

2012年6月,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南田民居营造技艺)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莒溪刀轿

莒溪常常有以真身扮神坐刀轿的民俗表演,给人惊奇和震憾的感官刺激。刀轿活动的整个迎神赛会仪式,也称“做太平醮”,醮事须经“请水、挂火、坐刀轿、送贡”等四道程序。活动极具神秘色彩,是一项可与苗族“上刀梯“相媲美的民俗活动,旨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2009年6月,莒溪刀轿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扫码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温州非遗           温州文旅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