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非遗线上推广第⑨期

2021-06-18 08:40  阅读数:25794


6月12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化遗产保护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文旅消费,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主题活动暨瓯越非遗线上推广月活动于6月12日启动。活动期间,本专栏将推出30期系列报道,每期呈现三个温州非遗项目,让大家可观、可赏、可购(文末有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温州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目前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5项,人类非遗与国家级非遗项目数均居全国设区市前五。省级非遗项目145项,市级非遗项目779项(保护单位966个)。2017年以来,温州市级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连续4年在全省名列第一。


首饰龙制作技艺

乐清首饰龙制作技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乐清境内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首饰龙的制作工艺复杂,集木工、油彩、纸扎、龙灯、刻纸等工艺技法为一体,在制作过程中,几种不同的技法交叉进行,是一种综合手工技艺的展示。

首饰龙一般长5米,高3米,宽2米,龙身分四层,有80多个楼阁、亭台,浓缩了《封神榜》、《西游记》等80多出戏,有近300个形态各异、从事各行各业的古今人物在手舞足蹈。

2007年6月,“首饰龙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9月,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中展出;200712月,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



温州鼓词

温州鼓词发源于明末清初年代,属于说唱相间的地方曲艺,是浙南最大的曲艺种类之一。以温州地区瑞安方言为标准语言,带有强烈的区域烙印。

温州鼓词的表演,以单档为主(也有夫妻、兄妹、师徒等双档形式),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唱腔优美,道白如话,通俗易懂,雅俗共享。其音乐旋律,运用自由灵活,适应各种文词格式,节奏整齐朗朗上口,板式变化丰富,抑扬顿挫,节拍多样,极具戏剧性能。其说表有序,进出自如,或以书中角色自白,或以剧外人物表述,具有鲜明的曲艺特征。温州鼓词的伴奏乐器有:牛筋琴、唱词鼓、三粒板及小抱月等。

2006年6月,“温州鼓词”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绿茶制作技艺(乐清雁荡毛峰制作技艺)

雁荡毛峰产于雁荡山风景区内龙湫背、斗蟀室洞以及雁湖岗等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山顶,其中尤以龙湫背所产者为佳。北宋时期即传播四方,明代列为贡品。雁荡毛峰外形秀长紧结,汤色浅绿明净。一闻浓香扑鼻,再闻香气芬芳,三闻茶香犹存;滋味头泡浓郁,二泡醇爽,三泡仍有感人茶韵。有“三年不败黄金芽”之誉。

2009年,雁荡毛峰制作技艺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复制淘口令到淘宝搜索框
直达购买页面

▼▼▼

1.0 hi:/£OjrFXhne3aW₴ 



扫码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温州非遗           温州文旅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