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非遗线上推广第⑧期

2021-06-18 08:36  阅读数:27639


6月12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化遗产保护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文旅消费,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主题活动暨瓯越非遗线上推广月活动于6月12日启动。活动期间,本专栏将推出30期系列报道,每期呈现三个温州非遗项目,让大家可观、可赏、可购(文末有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温州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目前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5项,人类非遗与国家级非遗项目数均居全国设区市前五。省级非遗项目145项,市级非遗项目779项(保护单位966个)。2017年以来,温州市级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连续4年在全省名列第一。


贝雕

贝雕始创于上世纪的四十年代,是在贝堆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最初专门生产花鸟、山水、人物、博古等画屏,后来在旅游品上曾生产过贝珠项链、手链等数十种装饰产品,现在在保持传统工艺生产贝雕类挂屏、圆雕摆件等基础上,又挖掘了明清时期彩色滴胶螺钿工艺,开发了首饰盒、拼缝、笔筒等新的贝雕产品。贝雕工艺利用贝壳的天然色,色彩自然且绚丽丰富,可以灵活表现各种花鸟山水、人物博古等艺术题材,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民间民俗文化研究价值。

2007年6月,贝雕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复制淘口令到淘宝搜索框

直达购买页面

▼▼▼

6.0 hi:/《VgCIXhnxfn3《 



玻璃银光刻

玻璃银光刻是一种在镜面上雕刻字画的民间艺术,由于作品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温州玻璃银光刻的第一代传人为邵思荣,20世纪40年代时,他从上海学到玻璃银光刻技艺,后传给其弟邵松,邵松传授给龙湾项有礼。项有礼的玻璃银光刻的独到之处在于,将已失传的“月份牌”年画和“杨柳青”年画的技法,移植到玻璃银光刻中研制出独树一帜的“树仁堂”工艺镜。题材丰富,色彩明丽,线条纤巧。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其作品以人物为主,造型逼真,工艺精湛,手法细腻,独具特色。

2007年6月,玻璃银光刻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电话:13858882998
地址:经开区沙城街道7甲沙城1115号



永嘉乌牛早

永嘉乌牛早主产于永嘉县乌牛、罗东等区域,是全国最早上市的特早名茶之一。形扁削显毫,色泽绿翠光润,叶底翠绿肥壮,匀齐成朵,香气浓郁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明亮。乌牛早茶的生产时间在2月底至4月中旬50余天之内,雨水开采,谷雨结束。成品呈扁形绿黄,如雀舌,其状如龙井茶,条索细紧。乌牛早特级鲜叶标准是一芽一味、一芽二叶初展,采得黄金芽2.2万余个,才能制作500克特级成品乌牛早。

2008年,温州绿茶制作技艺(永嘉乌牛早)被列入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电话:13777719219
地址:永嘉阳光大道3052号  巨农茶业



扫码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温州非遗           温州文旅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