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化遗产保护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文旅消费,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主题活动暨瓯越非遗线上推广月活动于6月12日启动。活动期间,本专栏将推出30期系列报道,每期呈现三个温州非遗项目,让大家可观、可赏、可购(文末有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温州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目前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5项,人类非遗与国家级非遗项目数均居全国设区市前五。省级非遗项目145项,市级非遗项目779项(保护单位966个)。2017年以来,温州市级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连续4年在全省名列第一。
传统彩石镶嵌是以天然叶蜡石为材料加工成预先设计好的图案,镶嵌在红木、樟木等上面的工艺美术作品。叶蜡石色彩丰富,石质细腻温润,适合雕刻与制作。它的天然色彩和肌理给人一种古朴、高雅、清纯的感觉。彩石镶嵌可分为浮雕、高浮雕、平磨平嵌、黑地平磨镶嵌、满地嵌等。平磨平嵌类似于印象派绘画的点彩技法,其分色、分块基本按照中国画六法,随类分色,随类赋彩。其作品色彩华贵,光亮照人。形式可分匾额、对联、挂屏、屏风和家具装饰几类。
2008年6月,“彩石镶嵌”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复制淘口令到淘宝搜索框
直达购买页面
▼▼▼
5.0₤ZzizXhhp68l₤
浙江著名三雕之一的乐清黄杨木雕,属于小型圆雕艺术。它以珍贵的黄杨木为质材,以人物、动物题材为主要内容,主题突出,造型生动,雕刻精巧,层次分明,是高雅的室内案头陈设艺术品,深受收藏者的喜爱。黄杨木雕可分为传统黄杨木雕、黄杨根雕艺术、黄杨劈雕艺术等形式,作品类型有宗教类、人物类、动物类、陈设类和如意类等。
2006年6月,“乐清黄杨木雕”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石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始于晋朝,兴于唐朝,清末民初时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产业。
温州石雕风格独特,既有青田石雕中制作山水花鸟时的镂透、玲空技法,又吸收了福建寿山石雕中雕刻人物、动物厚实大气的风格,以浮雕或深雕浅刻技能,同时兼有黄杨木雕及西洋雕塑特点。题材上表现有戏曲、民间传说、自然山水、人物、动物、花鸟、田园果实、文化印章等,在继承前辈传统技艺的同时,将中国传统绘画中“虚实相生”的艺术理念与石雕艺术创作相融,运用“兼工带写”的处理手法,充分展现不同色彩、不同形状的石材本真的美感,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
2012年6月,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