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瓯越非遗线上推广月启动

2021-06-11 16:49  阅读数:29079


6月12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化遗产保护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文旅消费,自今日起我市将开展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主题活动暨瓯越非遗线上推广月活动。活动期间,本专栏将推出30期系列报道,每期呈现三个温州非遗项目,让大家可观、可赏、可购(文末有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温州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目前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5项,人类非遗与国家级非遗项目数均居全国设区市前五。省级非遗项目145项,市级非遗项目779项(保护单位966个)。2017年以来,温州市级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连续4年在全省名列第一。


永嘉昆曲

昆曲,14世纪中叶发祥于江苏省苏州市,后经魏良辅等人改良而流布全国。传入温州后,长期受当地方言和其它戏曲艺术的影响并相互融合、衍变,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声腔和表演形式,主要流布在以温州为中心的浙南地区,因温州古属“永嘉郡”而被称为“永嘉昆曲”。2001年5月“昆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永嘉昆曲名列榜中。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永嘉昆曲具有“体局静好”、古朴粗放的艺术风格,声腔既有与苏昆同牌同调的曲牌,又有与苏昆同牌异调和独有的曲牌,演唱行腔不受传统联套宫调规律限制,可以同宫异调联套,甚至在某一曲牌中间转调,呈现极大灵活性和丰富性。伴奏打击乐保存了古朴的民间锣鼓点。丑角道白多用温州方言。搬演剧目有《绣襦记》等91种,其中独有剧目有《对金牌》《错中冤》《飞龙凤》《恶蛇报》等41种。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sdfd



郑家园麦麦酒

麦麦酒,也称 “月子酒”。旧时永强农村,孕妇娘家有产前送“快便肉”,产后送“麦麦酒”的习俗。元时,白水郑氏先人居大罗山东麓岙底之沃壤上,采掘山水之灵气,首创浙南乌豆月子酒(俗称麦麦酒)。时至今日,郑家园麦麦酒已成为亲友间相互馈赠的上好佳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2016年,郑家园麦麦酒酿造技艺列入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肉燕制作技艺


肉燕是苍南县的特色小吃,以矾山肉燕最为出名,形状圆头散尾似飞燕,故名“肉燕”。“肉包肉”为苍南肉燕的一大特色。肉燕皮是肉加淀粉敲打而成,再包进肉馅。肉燕美味与否,燕皮是关键。上好的燕皮,通过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

2016年,肉燕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十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复制淘口令到淘宝搜索框

直达购买页面

▼▼▼

9 ha:/!ZNcgX6eNc2b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