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 永嘉传奇人物!他是黄埔军校卫兵司令,红十三军军长

2021-04-06 16:46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193125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历程,是光荣辉煌的一百年,也是艰苦卓绝的一百年;是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浙南(温州)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浙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斗争,浴血奋战,使浙南成为中国革命在南方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推出“学党史”专栏。回望百年历程,让我们重温在党的领导下,温州在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光辉历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续写好新时代温州创新史、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而努力奋斗。


他在黄埔军校初创时期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最早的党员之一。出身于永嘉贫苦农家,任过体育教员,却也在革命军第一师教导团做过排长,更为祖国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就是胡公冕。

 

胡公冕


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 筹建黄埔军校


胡公冕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于1921年10月在浙一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百名党员之一。同年被党派往苏俄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1922年,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第三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受到革命导师列宁的接见,成为我国极少数亲聆列宁教诲的党员之一。

1923年,经中共党组织同意,胡公冕以中共党员身份加入了中国国民党。1924年胡公冕参与黄埔军校筹建工作招生,任卫兵司令。他回到温州,在中共温州独立支部领导人胡识因、郑恻尘夫妇协助下,一下就招收了150余人。胡公冕在浙江招兵期间,在当地中共党组织帮助下,招收了约1000人,这些新兵后来成为黄埔军校教导团的基本力量。

其后,胡公冕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一营党代表、营长和学生大队长,参加讨伐陈炯明叛乱,在龙烟洞战斗中右腿受伤。后参加北伐。


建立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 开展武装斗争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胡公冕遭到通缉,辗转到武汉,被党组织派往张发奎七十七团任团长。之后受中共中央军委委派,来到永嘉,汇合当地红军游击队,在该县黄皮寺建立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任总指挥。

同年,胡公冕奉命将浙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浙南开展武装斗争。红十三军活动于浙南十几个县,先后攻打平阳、缙云等县城,至10月受挫,胡公冕赴上海,被国民党逮捕入狱,经陕西省主席邵力子保释,羁居西安。


胡公冕故居,位于永嘉县


助力民族和睦 促进祖国统一

胡公冕回西安后,被蒋介石电召去庐山汇报,任甘肃省第二区和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在此期间,胡公冕仍保持与八路军友好联系,并为这些地区汉藏民族的和睦相处做了许多有益工作。

解放战争开始后,胡公冕回上海与中共上海局城工部建立联系,联名永嘉籍国民党将领弹劾吴万玉,还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胡宗南策反、叶芳起义等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胡公冕历任政务院、国务院参事,参加慰问抗美援朝志愿军、慰问革命老区等活动,为促进祖国统一做了不少工作。

1979年6月30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1岁。

1984年1月,经国家机关党委批准,追认胡公冕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在八宝山公墓隆重举行骨灰安放仪式,部分骨灰安放在江心屿红十三军纪念碑地下。

江心屿红十三军纪念碑



来源:综合《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