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苗|2021年1月17日发表作品

2021-01-17 14:24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78317

一只蜗牛引发的感想

■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八(8)班 季自然

那是一条任由淡绿点缀的长椅,散发着清新而又粗犷的美。几乎每天都会有来客造访,小至蚂蚁,大至松鼠。而最近,却有一条条黏液挂在这上面。这到底是谁的呢?不错,正是滑溜溜蜗牛的。而今天,我有幸用心灵照相机——眼睛抓拍到了它。

这只小生物背着厚重的甲壳,灵巧地滑过那淡绿的颜料,犹如徐徐走向婚礼舞台的新娘,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它那长长的眼睛时而指向天空,时而瞧着周围的一切。滑着滑着,一条缝出现在了它的眼前。这条缝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这样一个娇小的生物来说,就像那条东非大裂谷,一直延伸至它无法想象的地步。但这难不倒它,因为那厚重房子里藏着的,正是它的另一部分腹足。它吃力地抽出那一丝腹足,帮助自己跨越“大裂谷”。慢慢地,慢慢地,终于快要碰到了,而随后而来的是平衡感的缺失。它现在的处境就像一位在500米高空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就差一点点,却碰不到,但这小生物丝毫不放弃。

当它意识到碰不到时,依旧没有退缩,反而祈望腹足继续伸长。当我认为它就要放弃的时候,它的另一段腹足却奇迹般伸出来一截。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当它就要平稳迈过去时,突然脚下一滑,它急速地翻了个身子。就像一位在高空荡秋千的人荡着荡着突然绳子断掉时,身上却勒着一条挂于附近建筑物上的绳子。我愿称之为——不幸中的万幸。而当那小生物身子颠倒过来后,奇迹降临在它的身上。一阵风吹来,让它前后为难的处境逐渐好转。先是它的后半截缓缓落下,再是它的头顶住巨大的压力,这压力乃是那甲壳和后半截身子施加给它的,然后是它的甲壳上了彼岸,接着就是它的后半截身子慢悠悠地上去,最后,它从原先的一个空间渡到了彼岸。

这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件容易无比的事,而当我们把眼光放向这个宏大的世界时,你便会发现世间大多数事情就像这一条蜗牛都难以跨越的鸿沟,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成功离我们愈来愈远,剩下的只是失败后的瓢泼大雨。

所以,世间的成功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成的。成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尽管前路漫漫,也要砥砺前行。不要等到尘埃落定时才去后悔,因为等待的只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悔恨。而责任也是成功的一部分,就像蜗牛身上背的那个甲壳,尽管沉重,却也满载着希望。也不要奢望着一味逃避,是时候面对现实了。

那只小蜗牛依旧在爬,但我的内心却变得无比沉重。我把眼光投向更远处,继续上路了。

捣蛋,我在行

■温州市育英学校六(4)班 郑周好

捣蛋,我在行。

妈妈正在厨房里炒菜,“刺啦”“哗”的声音一直萦绕在耳边,我趁弟弟没注意,偷偷地开了厨房门,轻手轻脚地溜到妈妈背后,故意大叫一声“嗨”。妈妈浑身抖了一抖,显然是被吓到了,正举起手佯装打我时,我的脚先抬起,早溜个没影。

这样的情景每天至少会出现一次,而我日常的写照也就在这场景里——干啥啥不行,捣蛋第一名。

这不,弟弟正在搭积木,我看到后,从塔的最底层悄悄拿走一块积木,让这塔一时不会倒塌,但再搭两层后会立刻倒。想到这,我的坏笑在脸上浮现出来,又跑回房间写作业,一边仔细用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时间一点点过去,外面仍旧没有任何动静,我有些纳闷,正准备走出去看一看时,“哗啦”一声响——塔倒塌了!

在家里捣蛋不够,我将捣蛋带到了学校。

我悄悄地折下一根酷似虫子的树枝,放在后桌的桌子上,装作没事一般继续干自己的事。后桌来了,一声短促的惊叫轻轻划过我的耳膜,只有我一个人听到了。我似笑非笑地慢慢转过头。伸出食指轻轻在那“虫子”上一点,“虫子”便翻开一厘米,后桌才幡然醒悟:原来这不是虫子,而是一根树枝。她顿时觉得我挺厉害:一眼看出那“虫子是假的”。可她越想越不对,问我:“你怎么知道这是一根树枝?”我顿时头朝天,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充满了整个教室。后桌这下才明白——她是被我耍了!

我见大事不妙,立刻指着树枝喊道:“嘿!你瞧,这根树枝可真不一样,自己开始动了!”后桌一惊,连忙仔细去看,感觉那树枝好像真的在动,正朝她扭去。她又是惊叫一声,赶紧跑走了。其实那树枝压根没动,那只是她的幻觉罢了。

不料,再怎么在行捣蛋,也总免不了被捣蛋。

我在操场上散步,前面有一个同学也正在散步,我便又萌生一种想法:我为何不去吓吓她呢?我踮起脚,轻轻地朝那个同学走去。每一步都走得极其小心,可又不能走太慢,否则就跟不上了。我极其矛盾地边跑边走,平日不酸的脚偏偏在此刻酸了,一阵阵地朝大脑发信号。终于赶上了,我将一只手突然地搭上她的肩膀,突然地大叫一声:“嘿。”

哪知,我背后突然刮起一阵风,一只手也朝我伸来,冷冷地搭上我的肩膀。我和被我捉弄的那个同学同时惊叫一声,连忙转过头去看。天哪!我看到的不止一个人,是两个!那两个同学慢慢地展开了礼貌又不失尴尬的笑容——她们正得意于我被捉弄后的表情。我们四个哈哈大笑,万万想不到平时捣蛋的我也被捣蛋了一回。

捣蛋,嘿嘿!

至爱梵高

■温州市绣山中学八(13)班 吴彬宁

每次听到《Vincent》这首歌,我就会想起画家梵高与他的传世之作——《星月夜》。

《星月夜》的名气不亚于《蒙娜丽莎的微笑》。提起《星月夜》,人们总会想起桀骜的柏树,平实的小镇和想要驱散黑暗的星空。但这画背后想表达的情感有多少人知道呢?我想,梵高画的是自己的精神世界。

弯曲的长线,与破碎的断线共舞,这两者交叉、组合,使画面呈现梦幻眩晕的奇幻景象。这景观早已脱离现实,全是梵高的奇妙想象啊!

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静谧的小镇作对比,柏树和横卧的山脉达成视觉上的平衡。夜色下的小镇,静静地被包围在山峦之间,温馨暗淡的灯火和夜空中散发着强烈光芒的星星交相辉映,给不安的夜色增添了一份世俗的安全感。这可能正是梵高所想要的生活,不用富丽堂皇,只需要一个朴实的家。

但沉闷的绿蓝色,却侧面反映现实梵高内心深处的扭曲,绿蓝色在轻蔑地对梵高说:“你在做白日梦。”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到底经历了多少痛苦!

我为梵高不同于他人的悲惨经历感到痛心。从落笔处发现梵高油画画得非常用力,仿佛他要把悲痛全都发泄在他的纯棉画布上。

那小镇中间的高高的教堂塔顶直耸云霄,想穿透迷离的宇宙,这也反映了梵高希望自己脱离精神上的恶魔。桀骜的柏树,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有着无限的生命力。梵高也是像柏树一样的人啊,生命力旺盛,与这个世界截然不同。

我有个疑惑,梵高的作品在他生前卖得并不火热,他也因此被迫流浪街头,食不果腹。那么为什么梵高不转化画风呢?这也许能让他过上好日子。

《星月夜》回答了我们。还是那棵柏树。柏树一般是成群结队,为一座森林,可是这里只有一棵柏树,这说明梵高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愿,他不想为了赚钱而画不属于自己的画风。这就是梵高。他,就是那孤独的丝柏。我想,这棵丝柏在代表梵高独自抵御这个世界的暗流。

我是因为认识了《星月夜》才决定学习油画的,我认为他的作品很有感染力。他几乎每一幅作品都注入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当他用鲜明的色彩绘出朵朵向日葵时,我便知道梵高在表达内心的欣喜;可夜晚的咖啡馆让我感到压迫。我能用心捕捉到梵高画中的情感,这使我可以在浩瀚无尽的苍穹中遨游,与梵高在这绚烂的星空世界里听他的故事。

醉人的田园风光

■温州市第三中学八(2)班 胡轩轩

外公嫌城里头没人可以陪他聊天,也没有宁静的小道可以散步,收拾包袱回老家去了。

老家,那也是我喜欢的地方,无他,馋那安宁的路和黛色的山罢了。

老家的路黄泥铺就,若是下雨,路面上便泥泞一片,无处下脚,却是我们小孩的最爱。用力往下跺脚,不多一会儿,一个个全成了黄澄澄的泥人儿,对望一眼,继而哈哈大笑。天晴的时候,走在那道上却是极舒服的。软软的路面,仿佛一团软软的棉花糖,轻轻地就包住了行人急促的步子。乡村的小路,不似城里各种花哨装饰的街道,只一条黄黄的、弯曲的、执着地延伸向远处。偶尔有那么几只鹅或鸭或鸡经过,扑棱着翅膀,却也静悄悄地走着,似不愿打破这份宁静。每次回老家,我总爱在这条路上悠悠地溜达,唯恐走得快了,它就成了城里家楼下那条车水马龙的街道。

老家房子后边有一小片菜地,那里是外公的领地。每回见到菜地里一片能滴出水来的绿色时,我便知道是大饱口福的时候了。外公是个美食家,这个时刻便能大显身手了,每天能给我们呈上让人垂涎欲滴的饭菜。

房子前,抬头便能望见一排山,山不高,山顶很圆,颇有些呆头呆脑的模样。那些山,一座连着一座,真的是“略无阙处”。露出的小半个山体也不笔直,反而很有些弧度,叫人心生可爱。

这山确实一副愚钝的模样,但在夜色笼罩下,我却看见过它的另一副姿态。

那是晚上八九点,没有被灯光污染的乡村,抬头只能见到浓得如墨的天空。没有星星,只一轮银光四散的月亮孤寂地照着大地,照着那排山。

那山还是一副傻气的样子么?

月光下的山体,竟然生出了一层淡淡的烟雾,几丝流云在它身边环绕,一切都变得朦胧了,缥缈得让人心旷神怡。大抵以后我所见的山都不如此刻让人痴迷了。

指导老师 吴佳潞

黄昏即景

■瓯海区景山小学五(2)班 郑奕炜

黄昏将近,太阳敛起了耀眼的光芒,散发着淡淡的、柔柔的金光。

偶有鸽群在空中盘旋而过,撒下仓促的哨响,勾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微风拂过,银杏树上跌落了几片金黄的叶子,静静地依偎在树根旁。这情景着实令人心旷神怡。

夕阳悄无声息地淡了,渐渐地隐入了黛色的群山中,可它依然竭力将最后一缕温暖投给大地。被染红的云彩好似喝醉了酒,飘飘悠悠地在天际游荡,又似暮色中蜿蜒行进的羊群,倦了,乏了,蜷缩在一起……

天,渐渐阴沉了。林子里传来几声鸟叫,衬得将晚的山村更幽静了。太阳最后那丝微弱的光,从交错杂乱的枝叶间透过,撒下些许斑驳的光影,催动着人们回家的步子,更急了。

夜晚将近,暮色朦胧。浅灰的苍穹渐渐变成了深灰色。血红而温润的落日亲吻着瘦骨嶙峋的山脊,慢慢地下落,只剩下小半边脸。天空不知何时缀上了几颗星,挂上了半轮月,如水的光华倾泻而下。染上月色的树林好似一下白了头,在林间烘出浓厚的黑影,寂静肃穆地站成一排……

环境改变性格和命运

——读《野性的呼唤》有感

■温州市新田园小学五(6)班 狄相妤

比起狼的品种变化,更让人们感到惊奇的是, 一条大狗率领着一群狼在凛冽的寒风中狂奔,这条狗正是《野性的呼唤》的主角:巴克,一条在环境的塑造下脱胎换骨的狗。

从小在大法官家养尊处优地生活着的巴克,却被园丁联合厨子偷走,卖到严寒的阿拉斯加成了一条雪橇犬。也正是阿拉斯加的这一段经历,使得巴克性情大变,逐渐融入狼群,并一步一步走上了狼群首领的位置。

其实巴克的本性并不坏,在温室中成长的巴克虽然有点儿自大,却仍然是很有爱心的。甚至在巴克刚到阿拉斯加时,它还存有略带天真的同情心。 可在阿拉斯加遇见的人与狗,彻底打碎了巴克的同情心,使它的心慢慢变得刚硬起来。它学会了偷东西,学会了与别的狗争夺权力,甚至当它将别的狗置于死地时,也再没有一丝同情。为什么巴克会发生这样大的改变?是什么改变了它?

是环境。环境总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一切事物, 好的,坏的,善的,恶的。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好坏,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前进的方向。

巴克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老舍先生笔下的祥子。 最初的祥子是淳朴的,是善良的。可后来却为了领到赏钱而陷害一个无辜的人被砍头。也正是环境, 才让不会欺骗人的祥子走向堕落的深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环境能裹挟着一个人走向堕落,同样能扶持着一个人走向成功。如北大保安张俊辰,他本是一名保安,可他受北大教授的影响刻苦读书,最终成为北大法学系学子。 这时我才明白,孟母三迁的重要性。

这个道理也令我受益匪浅。在四年级的时候, 我是梦想组的组长。可是我常常因为学校午餐不合我的胃口而浪费粮食,有时会被扣去一两分。 我的组员陆知柔却能每次都获得加分,并且还给组里每一个人加油打气。她每天会监督我吃饭, 让我加分。我觉得那时的自己像身处阿拉斯加的巴克,只是当时巴克所处的环境水深火热,而我身边围绕着能帮助我成长的同学。每当我因为饭菜不可口而想浪费粮食的时候,我都会跟自己说:“加油!别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我同样可以做到。”慢慢地,我养成了每天光盘的好习惯,而这个好习惯让我的体质也增强了不少。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自身的蜕变不可或缺,但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愿我们都能在美好和谐的环境里幸福地生活!

一夜温情

■温州市实验中学九(18)班 包晟

早上,裹在被子中醒来。

被子是整齐的,这对于睡觉爱踢被子的我而言,确实是有点反常。最近一个月,我似乎都没有掉被子的情况。

一个月前,奶奶进城照顾我和弟弟。

说是照顾吧,其实称之为“伺候”也不为过。

奶奶是典型的上世纪老人,一头银白色的蓬发,皱纹早已爬上额头,说话唠叨,因此常受我的冷眼。

但不可否认的是,奶奶确实很勤快,差不多半月就换一次被褥。正因如此,我的被子常是喷香的。其实我早就注意到了这件事,只是碍于平常“小霸王”的地位,不明说罢了。

这天早晨我因闹钟设晚了,正匆忙地洗漱,奶奶抱着我的被子朝我挪来,还伴着喘气道:“包晟,你这样穿会不会冷啊,早饭再不吃就凉了……”

本就压抑着的我像突然找到了个宣泄口,吼道:“你别管我好不好啊,你很烦知道吗?”顺带着推搡了她一下。奶奶一个趔趄,手中被子散落一地。

我拿上早餐,匆匆走出家门……

晚上。

可能是下午奶茶喝得太多的缘故,就算一早爬进被窝,十一点时仍是“精神抖擞”。被子早已被我揉得皱巴巴的,撇在一边。

忽然,我听到了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是妈妈吗?我担心妈妈“查房”时发现我还没睡而换来一阵暴力,赶紧闭上了眼。

开门了,但脚步缓慢且无力,似乎是被上身拖着走的,不是妈妈,而是奶奶。

她细细打量了我一番,见我已经“睡熟”,便悄悄拉过旁边的被子,展平,拉开,铺在我身上,被子有些沉,奶奶的动作很慢。

而后,奶奶点起床头灯,在如萤火般的灯光下帮我整理桌子,那佝偻的背影,在灯光下显得那么高大……不知为什么,有些晶莹的东西在我眼角闪烁。我偷偷钻进被子。

记得一位作家说过:“奶奶,即苍老的母亲。”母亲兴许会对你有些许要求,但奶奶却可以无微不至地照顾你,呵护你,伴你度过整个童年。这是一种源于什么的力量?我不知道。

依偎在被子里不愿起来,脑海中盘旋的,一直是奶奶那天夜晚的“查房”,一盖被子,一理课桌,就算她的腰杆不再挺直,臂弯不再有力,但她所给予我的爱,一直都在。

时间不知不觉地到了早上六点。

在熹微的晨光里,我爬起身,理了理被子,穿好衣物,坐在窗边。

门口突然传来一声呼唤:“包晟,起床了!”

是奶奶的声音。

告小读者

超级新苗火热投稿进行时

投稿邮箱:wenduxinmiao@sina.com

凡在《新苗》版面刊发作品的小作者,请在稿件见报一个月后到温州都市报稿酬领取处(市区公园路105号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大厦808室),凭稿件见报当天报纸和学生证件领取稿酬(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

咨询电话:88096791

本刊编辑部

下载APP“掌上温州”

打开“教育亲子频道”

可以查阅《新苗》刊发的作品

编|孙立彭

审|王思宁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