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怎样走? 温州市人大举办专题询问会,相关部门负责人答疑解惑

2020-10-28 20:26 温州都市报 阅读数:213411

“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的资金保障如何保障?如何利用闲置资源办养老事业?在培育及留住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方面有什么具体对策?10月28日,温州市人大举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题询问会,内容直指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

此次专题询问会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10位市人大代表针对居家养老、财政投入、医养结合、长期护理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老年教育、智慧养老等10方面内容,分别向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进行询问。

通过星级评定方式,加大资金补助力度

市人大常委会社建工委主任王延申了解到,我市建成的3833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有1029家处于关停状态或被移作他用,甚至有的只是挂了块牌子。他询问市民政局,下一步在全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切实发挥作用方面有什么具体改进措施。

对此,市民政局局长姜迪清答复,由于村(社区)规模优化调整、旧村拆迁、村(社区)不重视,特别是缺少运营资金等原因,确实有不少照料中心关停。针对这一问题,市民政局将从三个方面予以改进和提升。

一是做好照料中心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工作,特别是要强化场地和资金保障,形成以当地财政和村集体经济保障为主,社会支持为补充,基础成本老人自理的运营保障机制。二是构建长效运营机制。通过星级评定等方式,加大资金补助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对有服务需求但运营有一定困难的照料中心,通过社会力量帮扶和内生动力培育等途径来解决。三是整合资源,提升专业化服务。做好照料中心规划布局,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依托镇街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的优势,鼓励专业养老服务组织承接照料中心运营,实现一个镇(街)养老服务中心带动一片村(社区)照料中心,为辖区老人提供更多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

将不低于55%的福彩资金支持发展养老服务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预算)工委主任谢逢越询问,“十四五”期间,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的资金保障方面,有什么打算?

市财政局副局长叶晓东介绍,2017年至2019年期间,市财政共安排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补助资金17445.05万元。2017年安排资金6483万元,福利彩票公益金占比81.74%;2018年安排资金5020.64万元,福利彩票公益金占比70.12%;2019年安排资金5941.41万元(其中,运营补助资金28.9万元),福利彩票公益金占比71.62%。

“十四五”期间,市财政局将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助政策,加大福彩金倾斜力度,到2022年要将不低于55%的福彩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还将加大公办养老机构建设投入。目前在建的温州市社会福利养老院(洞头项目)是属于非营利社会福利养老项目,集指导、实训、医养融合于一体的多功能示范护理型养老机构,设置床位300张,工程预计总投资8992万元,预计2021年底建成投用。并将提供特色养老资金保障,完善温州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全方位、开放式的智慧养老服务提供资金保障。此外,我市还将设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

整合利用改造老旧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

今年,我市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技术文件,明确提出老旧小区改造方案编制时根据工程实际因地制宜配建相应的养老服务设施。市人大代表郑烁敏询问,“请问市住建局,你们有什么具体措施加强监管、确保养老服务设施用房落地到位,对养老服务设施不达标的老旧小区,你们打算如何解决?”

市住建局副局长林伟表示,截至当前,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已开工34个(市区27个),改造面积76.7万平方米,受益居民0.77 万户。通过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了我市城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补齐了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短板,改善了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环境。下一步,住建局将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一步推进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造建设,通过打破“小区问题小区解决”的思维惯性,运用全域统筹、片区整合、小区内部平衡等多种模式,整合利用改造小区非机动车库等管理用房及周边闲置国有公房等存量资源,利用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为老旧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腾挪出空间和资源。

科学布局利用闲置资源,增加养老服务场所

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主任王爱光针对如何科学布局并利用闲置资源落实城乡养老服务设施提出询问,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苏立盛表示,10月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市民政局等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温州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管理办法》,提出新建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的套内建筑面积不应低于该项目住宅总建筑面积的2‰,并按照每处最低不少于300平方米集中布置;要求将配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用房的相关要求纳入规划条件,并在土地出让文件中予以明确;要求把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用房与新建住宅小区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

对于老城区等已建成区域,我们则鼓励利用商业、办公、工业、仓储存量房屋等现有资源,通过整合、转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将闲置设施改造为养老服务场所。

养老护理人员参加培训,每人最高可领取5250元

现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存在人员流动率高、劳动强度高、年龄高和工资收入低、社会地位低、文化程度低的“三高三低”情况。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白楠生询问,“我市目前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总体情况如何?在培育及留住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方面,你们有什么具体对策?”

市人社局局长徐顺聪表示,近年来,我们以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国家级试点为主平台和主抓手。目前,全市累计有5200多人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

接下来,市人社局将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培育、留住更多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一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各类培训、服务机构开展养老护理技能培训,引导更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拓宽培训教育渠道,确保到2022年培训养老护理员不少于2万人次,培训家庭照护者不少于3万人次。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参加培训的养老护理人员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上浮50%,每人最高可领取5250元,女性补贴领取年限放宽5年。三是举办养老技能比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选拔一批高素质人才,带动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四是保障从业人员权益。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薪酬发布机制,引导养老护理机构规范完善职工薪酬制度。五是规范从业人员管理。建立完善家政服务业诚信档案制度,提高养老护理人员“持卡上岗率”,提升养老服务规范水平。

此外,人大代表还就护理险制度,老年教育机构建设等提出了询问,市医保局局长彭魏宾、市教育局局长郑建海分别作出了说明。

温都记者 李伟康

《温州都市报》2020年10月29日第3版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